第93章 《高山下的花环》发表(第2/2 页)
“就这还大学生?”
林朝阳趁机挖苦了陈健功一句,他催促道:“说正事。”
“报上有篇章说的就是sf群众,里面有一句话。”
陈健功眼前一亮,“就是这句?”
“嗯。”
陈健功立马下笔将自己原来的那句台词划掉,按照林朝阳指导的补上两句台词,然后越看越讽刺、越看越辛辣。
最后忍不住朝林朝阳伸了个大拇指,“大才啊!”
有了这两句台词,陈健功更加笃定林朝阳在创作上的天赋,拉着林朝阳死活也不让他走,非得把剧本给磨出来不可。
“上班,还得上班呢,晚上到家里去弄。”
林朝阳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逃出32号楼,等到下班的时候,就看到陈健功早早的等在了图馆门口。
“你小子怎么跟狗皮膏药一样?”
陈健功被他挖苦也不生气,涎着脸笑道:“我这不也是为了艺术吗?”
化人要是不要脸,谁也拦不住。
林朝阳把陈健功领到家里,陶玉听说他要鼓捣一出话剧,顿时来了兴趣,催促着林朝阳帮忙改剧本。
爱折腾,这恐怕是陶玉和陈健功两个人最大的共性。
有了陶玉的监督,林朝阳没办法偷懒,只能陪着陈健功磨剧本,连着三天晚上,总算是把剧本弄好了,陈健功这才放过他。
“玉,太感谢你了,等首演的时候你一定要来捧场啊!”
“没问题。”
陈健功和陶玉两人兴高采烈的告别,完全忽略了一旁的牛马。
我忙了好几天,就没人对我说一句“谢谢”,sathank?
林朝阳深深的叹了口气,为什么他的身边的人都这么爱折腾啊?
一转眼,《人民学》第八期已经出刊一个多星期了,作为中国坛殿堂级的学杂志,《人民学》在读者群体当中的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,几乎每期的销量都在四五十万份。
这一期《人民学》出刊的头三四天,杂志的销量依旧维持着往期的水准,但情况在第五天开始出现了骤然变化。
读者们蜂拥而至,许多店、报摊上的杂志每天以平日里销量两倍、三倍的增加,本来应该是能卖一个月的存,却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被一扫而空。
干图这一行的遇见这种情况都很清楚,这必然是这一期《人民学》上又出现了好作品。
店的工作人员们甚至不需要翻杂志,就知道这期杂志火爆的原因。
作为这一期《人民学》主打作品,《高山下的花环》的标题名字以头条的形式被醒目的印刷在杂志封面上。
《人民学》在各地店、报摊和邮局遇到的这种情况在上一期《人民学》发售后也出现过。
七月份的《人民学》刚刚刊登了姜子隆的《乔厂长上任记》,作为改革学的发轫之作之一,《乔厂长上任记》自发表之日起便在读者群体受到了追捧,让那一期的《人民学》销量走了一个漂亮的上扬曲线。
而八月份的《人民学》突然的火爆,看起来可比上一期还要火热。
存告急,各地新华店纷纷向人社反馈信息。
可这个时候人社根本顾不上店的发货请求,因为在这一期《人民学》出刊的第二天,他们就接到了部队的采购要求,一次性采购五万份第八期《人民学》。
五万份杂志对于《人民学》每个月的销量来说并不算太多,但因为部队方面是突然提出的采购要求,所以人社和他们合作的印刷厂有些猝不及防。
慌手慌脚的加印了部队要采购的杂志,人社才腾出时间来应付店的发货请求。
加印和发货环节的脱节,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第八期《人民学》在各地一刊难求的情况。
此时距离这一期《人民学》上市发售已经过去了半个月,《高山下的花环》这部的口碑也已经呈病毒性在广大读者群体当中扩散开来。
自今年2月开始,我们国家与南边邻居的r一直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,名义上虽然r只持续了一个月,但实际上小规模的冲突却一直绵延至今。
对于恩将仇报的邻居,老百姓们抱有的观念很朴素,那就是必须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。
但同时,国人也同样揪心于前线战士们的艰苦战斗和英勇牺牲。
就在此时,刊载着《高山下的花环》的第八期《人民学》上市了。
作为第一部以这场战事为背景的,《高山下的花环》在发表后的第一时间便获得了大量读者的关注。
83中网最新地址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