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团建活动,其乐融融
三天过去了,姜屿脚上的口子愈合的差不多了,这天下午,姜屿和徐姐在厨房准备配菜。郑哥在山下打电话说来团建的三十多个人过来了,这会儿已经在上山的路上了。
不一会儿,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汽车发动机的声音。
这两天穆尘他们也还没走,本来就是过来避暑的,他们在周围这里转转,那里看看,也被这里的安逸和风景吸引,一致决定在这里多待几天。
中午十一点多,团建的三十五个游客坐着景区的观光车过来了。
他们还带了很多玩具水枪和做饭的工具,因为有的游客是回族,他们需要自己在户外生火做饭。
观光车停稳后,游客们纷纷从车上下来,搬东西的,拖行李的,欢笑打闹的。
姜屿和徐姐在门口热情地迎接了他们,还帮着行李多的游客把行李拿到了房间,一边走一边向他们介绍了农家乐的设施和周边的各项景点。
民宿所在的这片山本来比较原始,十几年前人们出山不仅要走十几公里而且还没有水泥路。
后来,因为瀑布、珍稀植物、保护动物,美丽的风景等旅游资源,这里被政府打造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“森林公园”“天然氧吧”。
泥泞的山路变成了笔直整齐的水泥公路,入口的山体上还印上了显眼的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标语。
政府还建了很多旅游公厕,以及其他的旅游设施。半山腰也拉上了网线,有了可以通话的信号。
所以,如果过了民宿继续往上走就没有信号了。
山里的原住民家通上了水电,很多村民都因为家乡变成了景点一边放牧一边做起了小生意,开起了小卖部,把这片山林的特产介绍给了更多远道而来游玩的客人。
于是,相对便利的交通和旅游设施,以及青山绿水的自然森林,吸引了各地的客人。
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。游玩赏景的人们纷至沓来。
他们翻过两三座山,经过弯弯绕绕的十二盘,不远千里来到这里。
白天约三五好友在青山飞瀑间徜徉,看草原或山间的牛羊忽现。
晚上便围着火光绚烂的篝火和众人一起舞动高歌。
这是属于西北大山的独特放松和娱乐方式,也是大自然的慷慨赠与。
游客们下车后环顾四周,纷纷表示很满意这里的环境,决定好好享受接下来的团建活动。
放完行李,大家开始忙碌起来,有人在合作搭建帐篷,有人去河边洗菜,还有人围在一起玩游戏。
穆尘自来熟的也加入了其中,和大家一起欢笑打闹,民宿也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。
游客到了一会后,格勒没啥事也过来了,徐姐见客人多就让他在这帮忙,说给他钱,但是格勒拒绝了,表示不要钱,只要管饭就行,徐姐笑着说还和她们客气啥啊。
游客们安营扎寨完毕后,有的人在自己做饭,有的点了菜出去闲逛了。
姜屿和徐姐在厨房做饭,格勒也在厨房外面的大灶台那边看火,这种灶很传统,不过效率也高,放上两块大煤,再连上鼓风机,火就会变得很旺。
上完菜后,那边郑哥订的羊也到了,郑哥还有格勒和团建活动的负责人一起张罗着要宰羊。
这时,几个回族游客做好了饭菜,用一次性碗装好后邀请其他人一起品尝,正好姜屿和徐姐他们也还没吃晚饭,就加入了他们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聊,气氛十分融洽。
回族游客做的是捞饭,也是这边的传统美食,主要是用羊肉、土豆、凉粉、粉条等食材,在一个大锅里煮熟,然后就能盛出来吃了,虽然叫捞饭,但是没有米饭,土豆在里面充当了主食的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