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庄大福借钱
老刘氏赶紧把庄三贵叫到自己屋里,让他去找大儿子。可是真要去找了又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大儿子是在哪干活、干什么活。
仔细回想,才发现这些年,每每问及儿子的工作情况,他就岔开了话题。干什么,住哪里,一个月多少工钱,完全不知。
老刘氏傻眼了,又想到儿子出去这些年,就前两个月往家里交过钱,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银子。每次都有理由,而每次自己也都同意了,后来就提也不提了。
还有大孙子读的事也都是儿子一手包办,每年需要多少费用,这些费用都用在哪里她一概不知。怪不得三儿说自己心偏,似乎还真是的。
想到大孙子庄耀宗,也想到了二孙子庄耀。那时候家里没钱供两个孩子读,就让庄耀退学了,可二儿子可是老实交银子的。
唉!老刘氏叹气,委屈二儿子一家了。其实二孙子以前也是懂事听话的,只是从让他退学开始,就变得叛逆不学好了。唉,多好的孩子,如今……
老刘氏忽然就给了自己一巴掌。
老刘氏想到大孙子庄耀宗,庄耀宗就回来了,还有庄大福。由于大孙子在,老刘氏也没有说庄大福什么,只是提醒他庄容容说的话。
庄大福连连点头,保证不会再和那人有什么。
老刘氏本来还想问儿子在哪里干活,干的什么活,只是话没出口就被儿子的话给惊呆了。
老刘氏:“什么!五十两银子!你你们……”
庄大福立刻道:“娘,我知道,五十两银子很多,家里一时半会儿也不一定能凑齐。可这是个机会啊,虽然说耀宗早晚都能考上秀才,但是早几年考上,少花银子不说,还能多免几年的赋税徭役。您算算,还是划算的。”
老刘氏微微低头思考着道:“可五十两银子也不是那么好凑的,咱全村也不一定能集齐。”
庄大福低声道:“能集齐。娘,容容不是有银子吗?还有,张氏手里应该也有。”
老刘氏猛然抬头看他,莫名的就想起了庄容容的警告,她忽然就有些怀疑了:“五十两银子就能保证中秀才?”
庄大福点头:“差不多。那东西是这次考试的先生卖的,考的题都在试卷上。买了就等于是中了,但是人家是不会说保你中的。”
老刘氏皱眉:“既然耀宗能中咱还买那干啥,晚两年就晚两年吧。”
庄大福冲儿子使眼色,庄耀宗缓缓开口:“奶奶,您先坐下听我说。”
老刘氏又坐下:“耀宗,奶奶相信你,靠自己的本事也能考中秀才。”
庄耀宗缓缓跪在老刘氏的脚边,老刘氏心疼的赶紧让他起来。
庄耀宗没起:“奶奶,我知道您相信我,我自己也相信我自己。可是有了这本考试大全我就少读几年。
其实有了这本大全也是我自己的本事,这本大全就是把可能出现在考卷上的题都集中在一起,答案也是要靠自己写的。
这样呢就可以重要的学习这上面的题,其他不重要的就不用读了。这样就省出好多的时间来,早两年考中秀才,也可以早两年考举人。
再说了,考中秀才后这些银子就会回来了。你不知道,那些乡绅大户们可舍得给考中的人送银子了。再说我今年也有十八岁了,也该定亲了,可我现在这样怎么定?
高门大户人家不愿意要咱,可是农家小门对我以后又没有助力。你看郭举人,他就是找了个有钱人家的闺女,才能帮他中了举人的。”
见老刘氏疑惑,庄大福道:“就是刘桂花以前定亲的那个男人,本来他是还差点道行的,就是他岳家花银子他才中了的。”
老刘氏奇怪道:“能用银子买举人那……穷人读还有什么用?”
庄大福忙道:“娘,光有银子不读也不行,你得差不多才行。”
庄耀宗道:“奶奶,中了举人您就是老夫人了,就有丫环仆役伺候您,就光宗耀祖了,您就是咱们村的功臣。”
老刘氏很想做老夫人,很想尝尝被丫环婆子包围的感觉,可是她还是摇头,一句话,真的是没有银子了。
五十两银子是啥概念,一般家庭一年一两银子都剩不下,好就算是能攒够一两银子,五十两就是五十年的积蓄。
虽然父子二人说考中秀才钱就回来了,可是她还是觉得不妥。乡绅大户给你银子能是白给的?没有利益联系人家会给你银子?
你拿了人家银子就手短,不知道哪里就得还给人家,这样不合适。再想起庄容容的警告,老刘氏还是摇头。
庄大福就各种游说劝说:“娘,这是个机会,我们是借钱又不是不还了。再说耀宗考中秀才她二房不也能沾光……”
庄耀宗就跪在地上不起,表示自己非常想得到这个机会。也和他爹同样的说辞,借银子考中秀才就还。
老刘氏想了想,借了再还也行,而且父子二人说的也有些道理,她就答应去问问。
庄大福拦住老刘氏:“娘,你不能只是问问,你得让她们拿出银子来,这事就靠她们了。”
老刘氏白了他一眼没说话,径直走了。
老刘氏跟张氏说了,张氏沉默后说要问问闺女的意思,她当不了家。
等庄容容回来,张氏一说,庄容容立刻去找老刘氏了。
庄容容给老刘氏提了几个问题:第一,大房借钱为什么不直接和我借,而是要你借?他写欠条吗?第二,他们要是不还我我找谁要?找你?你没银子我能怎么着你?找他们,他们说没有我又能怎么着他们?第三,庄耀宗一定能考上吗?他考不上哪里来的银子还我?”
老刘氏目瞪口呆,她没想过儿子孙子不还钱怎么办。
老刘氏:“他不还钱我我把他赶出去!”
庄容容看着她不说话。
老刘氏叹气,赶出去更不用还钱了。可……算了,谁的事谁自己解决吧。她回了庄大福,人家不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