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民间疾苦
尽管国家在凌轩和云瑶的精心治理下已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,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盛世画卷,但凌轩深知,在这看似美好的表象之下,民间仍可能隐藏着一些未被察觉的细微问题。那些百姓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真实困境,或许并未完全展露在朝堂之上。为了更深入、更真切地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,探寻那些被繁华所掩盖的疾苦,凌轩毅然决定微服私访,亲身体验民间的冷暖。
一个宁静的清晨,薄雾尚未散尽,凌轩换上了寻常百姓的朴素服饰,那粗布麻衣穿在他身上,却依然难掩他与生俱来的威严气质。他只带着一名忠心耿耿且身手敏捷的贴身侍卫,悄悄地离开了戒备森严的皇宫。他们如同普通的旅人,迈着轻盈的步伐,朝着京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前行。
刚进村口,凌轩就看到一位头发花白、满脸皱纹的老者坐在一间破旧不堪的屋前,那屋子的墙壁斑驳脱落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老者双手托腮,唉声叹气,眼中满是无尽的忧愁和无奈。
凌轩走上前,脚步轻缓却带着关切,温和地问道:“老人家,为何如此忧愁?朕......哦不,我看您愁容满面,定是有难言之隐。”
老者抬头看了看他,那眼神中起初充满了疑惑和警惕,但看到凌轩真诚的目光,无奈地说道:“唉,今年的赋税虽然减轻了,可这地里的收成不好,老天爷不赏饭吃啊,日子还是艰难呐。一家老小都等着吃饭,这可如何是好哟。”
凌轩心中一沉,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了心头,继续问道:“那官府可有派人来指导耕种?按理说,如今朝廷重视农业,应当有相关的举措才是。”
老者摇了摇头,长叹一声:“未曾见到啊。我们这些乡野村夫,只能靠着自己的经验,望天吃饭。”
凌轩暗自记下,眉头微微皱起,心中已有了盘算。他告别老者,又往村里走去。在村子的另一头,他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在一间简陋的私塾外嬉笑玩耍。那私塾的门窗破旧,墙壁透风,显得十分破败。
“孩子们,为何不去读?大好时光,应当在学堂里求知才是。”凌轩问道,声音中带着几分惋惜。
一个稍大些的孩子说道:“先生病了,没人教。我们也想读识字,将来能有出息,可现在没办法呀。”
凌轩皱起了眉头,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。
接着,他们来到了村里的集市。凌轩发现这里的物价虽然表面上稳定,但商品种类稀少,百姓们的选择极为有限。摊位上摆放的大多是本地的一些土特产,罕见外地的新奇货物。
“这是为何?”凌轩向一位面容愁苦的摊主询问。
摊主苦笑道:“道路不畅,坑坑洼洼,外地的货物运不进来啊。我们也想多进些货,可实在是条件不允许。”
凌轩一路走,一路看,心中满是感慨。这看似平静的村庄,实则隐藏着诸多问题,百姓们的生活远非他在皇宫中所想象的那般美好。
回到皇宫后,凌轩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。那朝堂之上,气氛严肃而凝重。
“朕此次微服私访,所见所闻令朕忧心忡忡。发现民间仍有诸多疾苦亟待解决。我们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支持,派遣专业的农技师深入田间地头,确保百姓丰收;要尽快派遣新的先生去乡村私塾,让孩子们有可读,有学可上;还要加快道路的修缮,打通贸易的通道,促进物资的流通。这些问题刻不容缓,必须立刻着手办理。”凌轩严肃地说道,他的目光坚定而威严,不容有丝毫的懈怠。
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,齐声应道:“陛下圣明,臣等定当竭尽全力,不辱使命。”随后,他们开始紧张地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,商讨各项措施的细节和步骤。
不久,官府派出了一批经验丰富、精通耕种技术的农技师奔赴各地,他们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如何选种、施肥、防虫,将先进的农业知识传授给百姓;新的先生也被迅速安排到了乡村私塾,那朗朗的读声再次在村庄里响起;道路修缮工程也如火如荼地展开,工人们日夜劳作,拓宽道路,填平坑洼。
一段时间后,凌轩再次微服私访,当他踏入那个曾经满是忧愁的村庄时,眼前的景象已截然不同。
那位老者脸上有了欣慰的笑容:“今年有了指导,老天也开眼,收成好多了。家里终于能过上几天舒坦日子,这都多亏了陛下的关怀啊。”
孩子们在修缮一新的私塾里认真读,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。
集市上的商品丰富多样,琳琅满目,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,生活逐渐改善。
凌轩深知,治理国家的道路还很长,如同漫长的征途永无止境。他必须时刻保持警觉,关注民间疾苦,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利民政策,不断改进和完善治理措施,才能让国家更加繁荣富强,让百姓过上更加幸福、安康的生活。